5.12.2005

News @ 電子錢包,想改變你用鈔票的習慣

如果最近有看電視的人一定知道,統一7-11不斷地在電視廣告強打i-cach晶片卡,而另一方面,南台灣幾個縣市政府合力推出一款新式電子錢包晶片卡,台北市悠遊卡公司也極力爭取法令的開放,讓悠遊卡可以跨入一般電子錢包的付費領域,這都是一種小額付費的概念,也可以看出電子錢包已經是未來幾年台灣的趨勢,但筆者認為要成功的教育消費者使用電子錢包,或是企業要將電子錢包打進消費者的皮包中,可能還有一場大戰要打。 行銷學中的share of pocket本是指一件服務或商品,消費者願意用口袋中的多少錢去購買,在這裡筆者則借這個詞的形式,用share of wallet來表示有多少卡片可以進入消費者的皮夾中。通常一般消費者皮夾中應該放有超過五張卡片,包含身分證、駕照(抑或是悠遊卡)、信用卡、健保卡,以及各式各樣的會員卡,集點卡。尤其是信用卡,根據eicp2005年資料,在20歲以上的樣本中,有超過一半的人擁有信用卡,而在擁有信用卡的這群人中,擁有張數只有一張的人佔了32.1%,有67.95的人擁有兩張以上的信用卡,可以顯示出一般人在外出時,真的隨身攜帶為數不少的卡片,甚至以筆者為例,有次騎機車去逛街,拿信用卡付款的時候竟發現有一張信用卡被筆者的大屁股坐裂掉,雖然應該是筆者個人的問題,但也顯示大部分消費者的皮夾總是呈現飽滿的狀態,從另一方面來看,也代表新發行的卡片愈來愈難打進筆者所謂的share of wallet。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,企業如果要加入小額付費的電子錢包行列,有兩種主要的方式,一種是加入現有電子錢包集團,成為其之特約商店,包含第一段所說的Taiwan Money Card,以及Mondex電子錢包集團,這種的方式風險較小,由於特約商店的類別繁多,消費者比較能接受。而另一種則以統一集團為大宗,為旗下各種聯鎖店個別推出的儲值卡(包含7-11的I-cash及Starbucks卡),包含儲值卡的功能,但還不包含會員卡的功能,企業若要往這條路走,則除本身要有堅強的實力(店數多,擁有強烈獨特性…等)之外,也必須不斷的為消費者著想,怎樣才能帶給消費者更多的附加價值。 走自己的路另一個必須注意的事項,則呼應第二段所說,怎麼幫消費者節省皮包空間,這時候整合的動作就非常重要,以統一集團為例,根據eicp2005年版資料,最近三個月有到7-11消費過的人之中,有五成的人也在三個月中曾到Starbucks消費過,顯示其兩邊的消費者,有高度重複的現象,卻分別發行I-cash及Starbucks卡,但這對消費者而言卻是不方便的,在7-11消費要拿I-cash,到Starbucks喝咖啡卻要帶另一張卡,不但消費者計算麻煩,必須隨時注意兩張卡的額度,在攜帶上消費者也必須隨身攜帶兩張卡,更降低了消費者辦卡的意願。 從CRM的角度來看,這也造成企業在分析時的困難度,目前在市場研究上,不再只著重於人口統計變項,或是單純的消費產品種類,而是一種消費者整體的生活型態,這也是東方線上這幾年一直在推廣的概念,上面已經提到,兩家店的消費者有高度重複的現象,如果未來能增加功能變成會員卡的話,勢必需要填寫基本資料,兩邊的data卻沒有辦法同時分析,如果能將兩邊的卡片整合,未來甚至能在統一旗下任一連鎖店使用的話,例如康是美,這樣不只是從單一連鎖店的資料去分析,流於狹隘的話,所有消費者的基本資料,消費形態都可以整合為一,能從一個更全面的角度觀察消費者的生活型態,不但使企業更能了解消費者,也降低許多不必要的行銷調查費用。 當然推出電子錢包所需要考慮的因素,不只是如何打進消費者的share of wallet,還包含許多各方面的因素,如世新大學蕭湘文教授所提的1.提高會員卡的附加價值;2.品牌熟悉與忠誠;3.會員身份的獨特性;4.吸引會員的產品等四項考慮因素,或是各品牌間的形象統一問題,但如果能為消費者多想想,減低消費者攜帶上的負擔,或許是使消費者申辦電子錢包的第一步。
(分析/陳勁穎)

沒有留言: